焦點
-
Linux驅動程式曝光AMD Vega 20資訊,新RX 600系列可能快來了
今年(2018)1月甫落幕的CES,AMD於技術宣示會上,提出了整年度關於處理器、圖形處理器、7nm新製程等日程,截至目前為止只看到Ryzen 3 2200G與Ryzen 5 2400G的蹤影。經過一小段時間後,又有新消息了!根據外媒報導指出(雖然這篇新聞寫在愚人節QQ),AMD將推出Vega 20圖形處理器似乎已經露出些許資訊! 該報導指出在Linux驅動程式當中,已出現Vega 20晶片識別代碼!在驅動程式的補丁中,Vega 20共被識別出6種型號,與前身Vega 10於驅動程式當中的9種不盡相同,前代的產品包括了Instinct、Radeon Pro與Radeon RX系列。 在前面提及的技術宣示會上,AMD表示2018年圖形處理器規劃,目前已經推出的Radeon Vega Mobile,以代號Radeon Vega 11 CUs (簡稱Vega 11)搭載在Ryzen 3 2200G與Ryzen 5 2400G,以及Intel Core i7-8809G等處理器上;最後提及自家首款7nm製程的工作站圖形處理器Instinct,也已經被投入機械學習當中。 從上開資訊以及此次對於Vega 20的改動中稍加猜想,AMD或許正在評估使用7nm製程與HBM2是否足以生產新一代Vega圖形處理器;而在驅動程式更新的ID當中,或許就有1組產品是7nm製程的RX Vega,也並無不可能。而另外一種可能性則是在Vega Frontier上市前3個月推出的更新,是否為RX 600系列的全新圖形處理器呢? 這麼多的疑問單從補丁當中想得到答案,也不過就是以管窺天、以蠡測海的行為罷了!各位玩家們,就跟著小W編繼續等下去,有更多的相關消息也請持續鎖定。 (一) (二) (三) (四) (五)
-
客製化標誌板與Cherry MX 絕妙組合,Asus ROG Strix Flare機械式鍵盤
近年來玩家們對於機械式鍵盤的需求也日漸增長,各家電競品牌無不卯足全力推陳出新。Asus旗下ROG電競品牌深根自家產品,從電腦零組件至電腦周邊,這次要幫各位玩家們介紹的就是ROG Strix Flare機械式鍵盤。 產品本身採用有線的方式做連接,採用機械軸體為Cherry MX產品,具有紅、茶、青及黑軸可供選擇,給予電競玩家與鍵盤狂熱者能夠依據不同喜好的鍵擊觸感來選擇軸體。本身連接線材採用的是編織網包覆,並且在產品上提供1組USB 2.0插槽,能夠提供滑鼠或是透過USB連接的裝置不必再繞至機殼上方或是後方I/O埠。而作業系統可支援Windows 7/10;產品尺寸為454mm x 155mm x31mm,鍵盤材質採用雙重的材質,一側為斜紋設計、另一側為霧面設計,顏色為隕石灰。 此次產品當然也有提供Aura Sync,提供完整的色譜以及將近10種的動態燈光效果,讓玩家們打造專屬風格。除此之外,Strix Flare機械式鍵盤提供客製化的徽章,玩家們可利用隨鍵盤附送的空白壓克力板,設計並且客製您的專屬標誌板,可直接插入鍵盤做更換,也能搭配RGB LED燈效使用。 產品配件提供1組可拆卸式腕托,讓手腕能夠得到更多的支撐與舒適性,如果不需要也可進行拆除。並在鍵盤的左上方提供了媒體專用區,音量滾輪、播放紐、RGB燈效亮度以及Windows鎖定鍵,一應俱全。亦提供100%防鬼鍵以及N-Key Rollover技術;在鍵盤也內建記憶體,給予玩家們最多6組可儲存的使用者設定檔以及可編程的巨集按鍵。 Strix Flare機械式鍵盤採用玩家們皆相當喜愛的Cherry MX RGB軸體,增加鍵盤的耐用性以及品質;可客製化發光標誌板也能給玩家們表現自我獨特風格;Aura Sync RGB燈光技術,讓玩家們從頭閃閃發亮! ●產品型號:Asus ROG Strix Flare機械式鍵盤 ●顏色:隕石灰 ●鍵軸:Cherry MX機械青軸 ●類型:機械式 ●背光顏色:Aura Sync RGB LED燈效 ●背光效果:靜態、呼吸、色彩循環、波浪、漣漪、觸發等10種 ●背光設定:有快捷鍵 ●線長:1.8m連結線 ●傾斜支架:有 ●尺寸:454mm(L) x 155mm(W) x 31mm(H) ●保固:二年 ●隨附配件:可拆卸式腕托板、客製化銘牌、信仰貼紙以及快速安裝指南 ●重量:1256 g 廠商名稱:ASUS -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093-456 廠商網址: 建議售價:新台幣5,990元
-
Z370主機板也能玩CPU-Attached RAID,MSI率先釋出BIOS更新檔
MSI針對旗下Intel平台產品線,包含Z370、X299等23款主機板,釋出新增CPU-Attached RAID功能的BIOS檔,支援產品可詳見下方清單。這用意簡單來說,當取用運處理器內建的PCIe 3.0通道連接PCIe NVMe固態硬碟時,將允許組建RAID磁碟陣列來使用。 其實Intel近期的晶片組是有支援PCIe Storage NVMe RAID,然而晶片組與處理器之間的連結通道DMI 3.0,相等於PCIe 3.0 x4理論頻寬僅3.938GB/s,這對PCIe NVMe RAID應用來說是性能瓶頸。因此Intel去年推出X299旗艦平台時,首度導入了VROC技術功能,這正是CPU-Attached RAID應用的一種。 MSI一併提供了參考數據,在RAID 0(2個固態硬碟)模式下,裝配於晶片組端的最高循序存取速度只有3.4GB/s左右,但是採用CPU-Attached RAID架構可以達到4.7GB/s之譜,比較能夠讓固態硬碟完整發揮性能。只不過Z370礙於處理器只有16條PCIe 3.0通道,若同時安裝獨立顯示卡,兩造都將降至x8模式運作。 當然了,Z370會獲得此項功能是在Intel規劃藍圖內,意味包含Asus在內幾大廠,近期內也會釋出相對應的BIOS更新檔。除此之外,限定使用Intel自家固態硬碟產品,恐怕也是初期無可避免的要求。至於X299部分這CPU-Attached RAID更新,和先前的VROC有何不同,諸多細節還有待Intel釋出正式訊息。
-
GameSir X1 BattleDock讓你的手機也可以接上鍵盤滑鼠「吃雞」
去年「吃雞」遊戲《絕地求生》電腦版上市後一夕爆紅,還帶動了一連串的連鎖效應,大至國際間的電競賽事列為比賽項目,還有諸如硬體周邊市場,不少玩家為了能夠成為吃雞好手,開始頻頻更換設備,更換一顆滑鼠、一張顯示卡、擴充記憶體,甚至不少玩家直接組裝絕地求生專用電腦;看到如此的龐大的市場,遊戲商也趕緊讓行動裝置版本的「吃雞」上線,然而針對這款第一人稱射擊(First-person shooter,簡稱FPS)的遊戲,觸控螢幕顯然是讓人玩的「零零六六」,就算外接搖桿也不敷使用了,現在有廠商發行了手機專用的外接盒,能夠讓智慧型手機使用滑鼠、鍵盤,來「吃雞」。 以往使用智慧型手機來玩射擊類型的遊戲,總會碰到操作不夠精準這類的問題,遊玩過程中總是需要頻頻觸控螢幕進行瞄準、再點選射擊,常常會錯過最佳時機。而GameSir所開發的一款手機專用藍牙外接盒X1 BattleDock,主要針對用行動裝置遊玩射擊遊戲所設計,利用藍牙4.0來將外接盒與智慧型手機連線,外接盒端則以USB來連接鍵盤、滑鼠,讓玩家在行動裝置版「吃雞」時也能夠帶來PC版原汁原味的操作體驗。 GameSir X1 BattleDock是一款iOS 與Android 都可以使用的外接盒,不僅支援彭于晏所代言的正宗版絕地求生,還有各種同樣為吃雞類型的遊戲,如《荒野行動》(Knives Out)、《我要活下去》(Free Fire)等,更支援了《傳說對決》(Arena of Valor)、《無盡對決》(Mobile Legends)這類MOBA競技遊戲。而GameSir X1 BattleDock的電池容量有3000mAh,能夠提供5個小時的續航,此外也能夠以Micro-USB外接電源以便長時間使用,確實相當符合遊戲玩家的需要。 自從智慧型手機取代傳統手機佔領了市場,連帶影響遊戲市場玩家分布,以前不玩遊戲的人們現在很多都開始玩遊戲,於是遊戲市場的周邊設備也越來越多,像是智慧型手機專用的外接搖桿的已風行了一段時間,但吃雞的熱潮讓玩家有了更不同的需求,GameSir X1 BattleDock售價為$49.99美元,熱衷於吃雞的玩家或許可以考慮看看。
-
不用再請代購買水貨,Google Pixel 2確認送驗準備正式登台!
在去年(2017)9月Google投下震撼彈,宣布將收購宏達電(HTC)旗下手機委外代工部門(ODM)後,外界猜測主要原因就是Google希望推出一支能夠與iPhone抗衡的手機。時光輾轉來到12月初,還記得小W編曾向友人商借Google Pixel 2撰寫的嗎?當時所有亞洲國家皆無銷售據點。而經過漫長的等待,終於有好消息了! Google硬體資深副總裁Rick Osterloh在買下宏達電的2千名員工之後,就曾經宣布:「不能讓打造Pixel手機團隊的所在地買不到其產品。」也提到會盡快的讓手機能夠於台灣上市。 根據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ation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NCC)公開資料,Google目前已經送驗Google Pixel 2(型號為G011A),一旦通過驗證,台灣將成為亞洲首個Pixel 2的首發國家。不過由LG代工的6吋Pixel 2 XL並沒有再送測名單當中。 不過Google對於手機發表的週期大約落在半年,Pixel 2是去年10月就已發表的產品,所以此刻於台灣上市,應該是以測試市場反應為主,為之後的發展以及售後服務支援鋪路。 至於Pixel 2規格,使用的處理器為Qualcomm Snapdragon 835 (驍龍835)、記憶體為4GB、儲存空間有64GB以及128GB兩種版本;其前置鏡頭為1200萬畫素、f/1.8光圈及光學防手震,並且能夠支援HDR+拍攝。螢幕使用5吋Full HD解析度AMOLED面板(441ppi),並且支援持續待機的功能。而在重量上相當輕薄,只有143公克;最後,電池容量為2700mAh。 寫於文末,其實Pixel 2這款手機確實吸引了相當多台灣民眾注意,在網路上的代購社團當中可看到相當多的人想要購入此款手機,且目前也因為只有水貨的關係,在路上「撞機」的機率比iPhone X還低。強大的鏡頭、Full HD螢幕、輕薄機身與Android原生系統,小W編試想,只待通過NCC檢驗,必將捲起一陣搶購風潮! (一) (二) (三) (四)
-
Apple釋出iOS 11.3更新,推出全新Animoji與電池健康狀態檢查!
Apple(蘋果)近幾年在前任執行長Steve Jobs(賈伯斯)辭世後,經歷一連串變動,新任執行長Tim Cook(庫克)接手為世人帶來許多全新產品,包括Apple Pencil、iPhone 7/7 Plus、iPhone 8/8 Plus與iPhone X等;然而在本身系統的穩定性上卻讓「果粉」們逐年失去信心,不過於昨日(3/30),適用於自家行動裝置(iPhone、iPad、iPod Touch)的iOS系統,似乎等到大家都滿意的版本囉! 在經過了「電池門」事件及iPhone X所遇到的各種瓶頸後,Apple此次釋出iOS 11.3更新版本,終於挽回一些果粉們的信心。對於此次的升級PCDIY!編輯Cookie分享:確實在順暢度、表現以及新功能上,相較前幾次的更新檔,不再那麼讓人躊躇不前了!那我們就來看看,究竟是提供了哪些改變呢? 隨著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AR)技術成長,能夠體驗更多透過此技術完成的遊戲,在iOS 11.3上新增了ARkit,除了可以辨識並將虛擬物件放置於牆壁等垂直表面上,並且能夠更精確映射不規則形狀的表面。解析度也提升50%,也支援自動對焦功能,可以獲得更好的畫面;不只能夠用運用在遊戲當中,也能夠在展覽上推出互動展覽品或電影海報,用於教育用途之上,確實前途不可限量。 在iPhone X上廣受好評的Animoji,在更新檔中也新增了龍、熊、骷髏頭及獅子共4款全新Animoji。並且部分地區能夠使用「健康記錄」(Health Records)功能,讓手用者能夠隨時隨地輕鬆從多種數據來源當中查看自己的醫療數據,而「健康記錄」的數據經過加密且可透過密碼保護,安全性無須擔心。 說此功能是這次更新最重要的改動也不過份,在去年(2017)12月,Apple證實軟體更新至iOS 11.2的iPhone 6系列、iPhone 7系列與iPhone SE系列等機型,基於延長鋰電池壽命的考量,導致平均降低性能50%;而在新推出的iOS 11.3之中,將控制權回歸給用戶,新增「電池健康度」與「效能管理」的功能。 只需要完成更新,進入設定頁面當中,可以從「設定」至「電池」再至「電池健康度」查看自身行動裝置電池損耗程度,另外也能手動關閉電池效能管理,然後在需要啟動時提醒使用者。如此避免行動裝置出現無預警的關機情況,適用於iPhone 6/6 Plus、iPhone SE、iPhone 6s/6s Plus、iPhone 7/7 Plus機型。 經過了這麼久之後,終於又看見有新的更新檔能夠讓網友們給出一致性的好評。不瞞各位玩家說,小W編現在所使用的版本還停在iOS 10.3.2,使用上倒也非常順暢。不過Cookie也一直提醒表示:「這次可以更新了!快更新!」目前看下來也沒有災情發生,玩家們要是覺得自己的iPhone在iOS 11系統版本下有「卡頓」的狀況,不妨更新至最新iOS 11.3,說不定手機會有「重獲新生」的表現喔!
-
Intel為比特幣挖礦加速器申請專利,宣稱能減少35%耗電量
前幾日,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發布了一項Intel「具最佳化資訊摘要和資訊排程數據通道的比特幣挖掘硬體加速器」的。其實早在2016年9月,Intel就已經提出此申請,而這份專利文件在前幾日才被公布,這是一項藉由最佳化挖礦流程,提升能源效率以減少耗電量,並且改善大量硬體占用空間問題的解決方案。 Intel的申請文件裡面寫道:因為挖掘比特幣是利用軟體、硬體不停重複的執行SHA-256函數,因此進行挖掘比特幣時是非常密集的使用大量運算處理能力。由於效能來自電能,因此消耗功率往往很大,像是二月份曾有一則新聞:比特幣在冰島造成轟動,挖礦的耗電量已經幾乎快要超越家庭用電量。而Intel此專利技術正是能夠最佳化整個挖礦流程,進而降低挖礦時的耗電量,與以往的處理器相比,若使用了此專利「加速器」,最多可以減少將近35%的耗電量。 所謂「挖礦」,簡單地說就是讓電腦解出各種複雜的密碼學題目,隨著比特幣的價值不停地上漲,越來越多人加入「礦工」行列。但比特幣數量是固定的,為確保系統能夠正常運作,題目的難度也會隨著加入人數增加而變難,因此會需要效能更強大的電腦進行「解題」。也因此獨立礦工越來越難與專業挖礦團隊競爭,為了提高運算的能力,礦工們就像組公會一樣成群結隊集結彼此的電腦運算力來共同挖礦,再按照貢獻程度分配收益,挖礦團隊通常將「礦池」設立在電費較低的國家,例如中國。 自從這幾年比特幣開始被關注,不僅造成顯卡賣到缺貨,也使不少廠商圍繞著區塊鏈準備做延伸或是拓展。如此看來,Intel想在這個挖礦正熱的時候,以專利技術加入參與收割礦場,是再合理不過。
-
Mac也可以玩3A級遊戲囉!Apple macOS 10.13.4更新正式支援外接顯示卡!
今天有許多電腦系統,由於最多只配置到USB 3.1的規格(提供高達10Gbps的頻寬),因此那些使用內顯(整合型繪圖功能,簡稱iGPU)的電腦系統,若沒有支援MXM或PCIe插槽的話,是無法透過外接或擴充的方式,來加裝高效能的獨立顯示卡(dGPU)或是外接顯示卡(eGPU)。簡單來說,這類電腦就只能玩繪圖比較簡單的遊戲,無法拿來玩3A級遊戲! 自Intel推出Thunderbolt 3.0規格之後,雖然其擁有超高頻寬(40Gbps)與多裝置(可支援儲存裝置、網路連結、外接顯示器、供電…等)的廣泛支援度,加上連接埠改成USB-C,因此可讓輕薄型筆電空間更縮小。對於那些只使用iGPU的電腦來說,也可以透過顯示卡外接盒(External Graphics Dock),來提升繪圖效能,甚至可以玩3A級遊戲,吃雞不再卡卡。 目前PC方面,已有不少廠商推出自家的顯示卡外接盒,以搭配Thunderbolt 3的電腦使用。至於Apple方面,其Mac家族尚未支援顯示卡外接盒,因此總是與3A級的遊戲無緣,如今Apple發表了macOS High Sierra 10.13.4正式支援eGPU,開啟了Mac用戶也能透過外接顯示卡來玩重量級遊戲、製作工程繪圖/影音特效的新未來。 Intel在Thunderbolt的推廣上可說是不遺餘力,自2011年與Apple合作,推出第一代Thunderbolt規格(當時Apple稱作Light Peak)時,就以10Gb/s超高頻寬,凌駕USB 3.0的速度來搶市,Apple當初獨享這技術專利權一年,在其推出的MacBook Pro導入這種全新的Thunderbolt介面,搭配一條29美元的連接線,以連接各式Thunderbolt周邊,然因Thunderbolt接頭不同(採用mini DisplayPort介面),加上周邊裝置不多,售價高昂。因此第一代Thunderbolt的應用尚未在市場上推展開來。 到了2013年,Intel與Apple推出Thunderbolt 2 (代號Falcon Ridge),將頻寬提升到20Gb/s,以對抗USB 3.1新規格的推出(高達10Gb/s頻寬)。Apple最早導入的Thunderbolt 2的產品是MacBook Pro Retina (Late 2013年),而華碩也有推出Thunderbolt 2的介面卡,讓桌機用戶可以升級以連接各式Thunderbolt 2裝置。線材方面也是可以直接使用第一代的線材。 到了Computex 2015時,Intel發表了代號為Alpine Ridge的Thunderbolt 3,這次將頻寬直接升級到40Gbps,且用電節省一半,提供最大100W的供電能力。因基於PCIe 3.0 x4架構,因此可支援HDMI 2.0 (4K@60Hz)和DisplayPort 1.2 (5K@60Hz),提供兩部4K解析度的螢幕,或一部5K螢幕的輸出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Thunderbolt 3的連接頭改成與USB Type-C相容,因此能減少配置連接埠的數量!讓Thunderbolt 3的周邊裝置設計上更加方便。更重要的是Intel 也宣佈自2018年起推出免費授權策略,讓電腦系統與周邊業者可以直接導入Thunderbolt 3的應用。再加上Intel將把Thunderbolt 3控制器的功能整合至新世代的CPU內。因此未來,Thunderbolt 3的應用將更加普及! 如今包含Akitio、Asus、Gigabyte、HP、Lenovo、Razer、Zotac等廠商,都推出了各自的顯示卡外接盒,可安裝桌上型顯示卡,然後透過USB-C連接線連接至內建Thunderbolt 3的輕薄筆電,即可開啟外接顯示卡的功能,讓輕薄筆電也能執行繁重繪圖需求的應用軟體或遊戲。至於Dell的Alienware外接顯示盒由於其連接埠是使用自家專利接頭,因此只能搭配Dell自家的電腦使用。 有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推出顯示卡外接盒的同時,Apple這邊反而比較先發後至。不過在最新的Apple最新的中,有說到這次正式支援外接顯示卡(eGPU)的功能。相信這對Mac族的遊戲玩家來說,應該是天大的好消息! 在使用顯示卡外接盒方面,Apple也有釋出,簡介eGPU的使用方式與支援的機種。在Mac機種支援度方面,2016年以後的Mac都可以支援。至於顯示卡方面,Apple目前只先支援AMD的顯示卡,NVIDIA的方面暫時還沒有消息! 支援的Mac機種: ● MacBook Pro (2016, 2017) ● iMac (2017) ● iMac Pro (2017) 支援的顯示卡: ● AMD Radeon RX 570 ● AMD Radeon RX 580 ● AMD Radeon Pro WX 7100 ● AMD Radeon RX Vega 56 ● AMD Radeon RX Vega 64 ● AMD Vega Frontier Edition Air ● AMD Radeon Pro WX 9100 目前Apple表示,其eGPU可以支援的應用,如下: ● 專業繪圖軟體 (有用到GPU功能) ● 3D遊戲 (額外的顯示器連接到顯示卡外接盒) ● VR應用軟體 (額外的VR頭盔到顯示卡外接盒) ● 專業繪圖軟體和3D遊戲,直接顯示在Mac螢幕上 (需要軟體開發商改寫一下程式,讓其可以偵測透過eGPU的「算力」來將畫面顯示到內顯輸出埠) 也就是說,目前要使用顯示卡外接盒的話,必須要另外準備一台螢幕,並連接到外接顯示卡那邊,才可以將加速後的效果顯示出來。若你想要將這個第二螢幕切換成主要螢幕,可以到「系統偏好設定」→「顯示」→「安排」(Arrangement),那邊,將第二螢幕拖曳至主要螢幕就可以了! 至於是否可以利用Mac的Boot Camp來安裝Windows來搭配eGPU來玩遊戲呢?Apple是說No! 且在macOS的復原模式下,或是安裝系統更新時,也是無法支援eGPU的!看來,Apple在eGPU的支援度上,還是有不少限制就是了! 總結,eGPU的支援可說是Thunderbolt 3的最大賣點之一,當Windows陣營已經紛紛加入eGPU的支援,不少3A級遊戲也能透過eGPU的加速,讓遊戲表現更順暢。反觀Apple陣營,先前都遲遲還沒有消息,讓那些Mac族尚無購入顯示卡外接盒的打算。 如今,Apple新版macOS終於支援eGPU了,讓那些需要更多繪圖運算效能的Mac專業創作者,也能透過顯示卡外接盒來提升效率。至於這項功能是否對Mac遊戲玩家有吸引力,就得看Apple Store是否有更多的3A級遊戲上架,以吸引Windows族切換到Mac來玩了,就讓我們期待未來LAN Party中,有人帶Mac搭配顯示卡外接盒來會場吧!
-
採用Kaby Lake-G處理器,Dell XPS 15 2-in-1變形筆電正式上架
Intel代號Kaby Lake-R行動處理器,破天荒整合了AMD Radeon RX Vega顯示晶片,包含Intel自家的NUC(Hades Canyon)在內,實體產品於近日陸續傾巢而出。Dell搶搭首發列車推出XPS 15 2-in-1變形筆電,所搭載Core i5-8305G(4C/8T、動態超頻3.8GHz)或Core i7-8705G(4C/8T、動態超頻4.1GHz)處理器,都是整合Radeon RX Vega M GL系列晶片(HBM2記憶體4GB),可謂性能相當強悍的變形筆電。 新款XPS 15 2-in-1搭載15.6吋螢幕,依版本的不同提供1920 x 1080與3840 x 2160解析度面板、配備8或16GB容量DDR4-2400記憶體、256GB容量PCIe NVMe(M.2 Type 2280)固態硬碟,這些主要配備有一定的自訂彈性空間。不過在處理器部分,Dell基於散熱與續航力考量選用TDP 65W製品,因此該顯示晶片的CUs(運算單元)只有20個,不像Radeon RX Vega M GH系列有24個(TDP 100W)。 如此規格設定的XPS 15 2-in-1,參考設計重量2kg,就15.6吋可變形機種來說還算適中。其預設價位從1,499.99美元起跳,預設最高規格配備版本要價2,199.99美元,各版本換算成新台幣是在43,132~63,260元之間。Dell預定4月12日在美國市場正式出貨,台灣官網現階段尚未將產品上線,如果有興趣選購還得等等。
-
NVIDIA CEO表示:希望加密貨幣成為GPU的推動力
NVIDIA日前在GTC 2018,發表了桌上型超級電腦工作站DGX-2之後,並沒有透露任何關於GPU遊戲顯示卡的相關訊息。不過隨後NVIDIA CEO黃仁勳,受到美國CNBC知名財經電視節目Mad Money的採訪邀請,黃仁勳在節目中堅定表示:「我希望區塊鏈、希望加密貨幣能夠成為GPU主要的推動力。」 黃仁勳表示,NVIDIA的GPU完美具備了對於「挖礦」所需要的能力,之所以挖掘加密貨幣造成顯示卡熱賣,是因為NVIDIA的GPU是完美的處理器,可以分配這樣的超級計算能力,這正是NVIDIA的GPU熱賣的原因。不過黃仁勳同時也強調,即使挖礦熱潮刺激了GPU的需求,此現象卻還遠遠不能成為NVIDIA成長的動力。 黃仁勳在節目上還提到,這都只是個一個開始,區塊鏈將會存在很長一段時間,也將成為一種全新的計算形式,並表示很希望區塊鏈與加密貨幣能夠成為GPU產品的重要推力。目前加密貨幣只是增加了一點點的誘因,就讓NVIDIA的GPU乘著挖礦風潮獲得了這麼大量的需求,再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遊戲將成為NVIDIA更大的業務,而現在數據中心則是一個更大的業務,這都將造成NVIDIA專業圖形營利能力上升至此,如此看來,未來NVIDIA的規模或許會變得更加強大。 雖然在GTC 2018活動上,NVIDIA並未宣布眾人期待的GeForce 11系列遊戲顯示卡,但根據外媒Gamernexus的報導,SK Hynix(海力士)在GTC 2018上已經透露,GDDR6記憶體將於6、7月份開始投入生產,並會在幾款NVIDIA的產品中亮相,或許我們可以開始期待NVIDIA新一代顯示卡的出現。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Seagate IRONWOLF 10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氦氣填充那嘶狼守護者NAS HDD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PLEXTOR S2C 512GB實測開箱,超值型固態硬碟中的優質好貨!
- 洋垃圾神器,Xeon E5-2670實測開箱大作戰!
-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淘寶網洋垃圾再顯神威,1999元買到8核心16執行緒Xeon E5-2670神器級處理器!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微星MSI Aegis X-026TW快打旋風V同梱版實測開箱,VR電競桌機的頂尖之作!